时间:2022-06-08 14:51
据检察日报报道,在一次例行检查中,重庆市秀山县检察院收到一条线索,辖区内有美容院违法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
检察官随即分头前往相关医疗美容机构进行调查,一个月时间共走访美容、美甲店铺20余家密拍视频10余段。没想到却意外查出了辖区21家美容院在非法从事医疗美容。
01
美容院开展非法医疗美容:
罚款1.8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2.3万元
据报道,重庆市秀山县检察官发现,辖区内多家美容整形经营单位以美体、美睫、美田、纹绣为主要服务内容,同时有21家为客户提供面部注射肉毒毒素(俗称“瘦脸针”)服务,其中11家使用的是A型肉毒毒素药品,但未取得国家药品注册证书,也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为了吸引消费者上门,商户还通过店铺门头LED屏幕、微信朋友圈、发放活动清单和宣传海报等方式进行美容整形广告宣传。
随后,秀山县检察院根据调查的情况分别向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两家单位依法履行职责对涉案商户进行查处并对辖区内其他美容场所存在的类似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规范美容服务行业,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经过办案联席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公安局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在持续三个月的整治中,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动50余次,检查美容经营单位23家。
下达下生监督意见书24份,要求11家非法医疗美容机构进行集中整改,并对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8家经营单位的非法医疗美容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没收违法器械4件,拆除违规户外广告60余条现场罚款1.8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2.3万元。
02
小小一个美容店
多部门管但谁也“管不了”
近年来,医美消费下沉趋势明显,“小镇青年”们的逐美热情也日益高涨。然而,在求美路上,一些打着“美丽休闲馆”“SPA沙龙”“护肤中心”等旗号的美容院,却长期从事非法医美活动。
其机构所使用的产品多数为“三无”及过期的美容产品,场所也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骗钱毁容事件屡屡爆出,消费者维权困难。
从产品、价格到经营、管理和服务,美容院乱象近年来饱受诟病。如何加强对这个行业的监管?为何明明查出美容院违规开展医美项目,却难以像正规医美机构那样,动辄巨额罚款、停业整改、甚至吊销执照?
医聘网了解到,小小一个美容店,十几个部门有权监管———经营执照由工商部门管,美容所使用的产品归药监管,价格欺诈应该由物价管,在店堂外张贴虚假广告归城管处置,卫生许可证进行医疗性质的“美容”则归卫生部门管理,此外还有消防、公安等部门“各司其职”。
然而,当其中出现一些违规违法行为时,却往往谁也“管不了”、“不想管”。
此外,这些美容店隐蔽性强,举证很困难,查处起来更不容易,这也是难监管的重要原因之一。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眼袋分真假,你的眼袋是真的吗?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